《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研究叢書》。
法制周報·新湖南見習記者 艾鵬飛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首戰之年。恰逢建黨百年之際,為創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載體、激勵干部擔當作為,2021年7月,湘江新區紀工委推出了《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研究叢書》(以下簡稱《叢書》)。
《叢書》課題研究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的支持和指導,是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的創新舉措,以容錯糾錯機制為切入點,為新區干部大膽改革創新注入強大動能,更好地發揮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護航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示范作用。
積跬步 實踐探索出真知
《叢書》為我國理論界與實務界深化“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容錯糾錯機制拓展了新視野、開辟了新領域。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湖南湘江新區容錯糾錯機制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以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助推“三高四新”戰略在湘江新區落實落地,推動湖南湘江新區加快打造“一城五基地、五區五小鎮”。
2020年初,在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的指導下,新區紀工委啟動了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研究。同年6月18日,經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同意,將“推進容錯糾錯激勵干事創業”課題納入國家級新區2020年度重點課題。自2020年6月以來,為推動研究工作深入開展,更加全面掌握所有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建設情況,湘江新區紀工委帶領課題組歷時1年,橫跨14個省域、前往14個國家級新區就容錯糾錯工作實施情況展開專項調研。通過收集整理經驗做法,積極挖掘特色亮點,深入研究各個國家級新區的容錯糾錯制度文本、政策實踐、建設現狀、典型案例等,形成了由《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發展報告》《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案例分析報告》《湖南湘江新區容錯糾錯制度建設: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建設研究論文集》組成的《叢書》。
《叢書》著眼國家級新區在改革創新方面的歷史使命和政策優勢,立足湖南湘江新區、面向全國,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率先開展紀檢監察機關激勵干事擔當的基層探索、提供基層經驗,力爭解決當前在政策落實和干部擔當作為中的現實問題,突破容錯糾錯機制建設中的難點、痛點、堵點。
“《叢書》的作者,既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也有從事實際工作、學有專長的領導干部。容錯糾錯是他們長期關注與研究的領域,他們發表的觀點都是對‘容錯糾錯’機制的進一步理解和詮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意義。仔細讀來,很多都可以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國家行政學院李軍鵬教授說。
群策力 精心編排助發展
《叢書》經過精心編排和深入淺出地表達,帶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發展報告》以19個國家級新區為研究對象,對當前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的理論基礎、政策現狀、現實情況進行了系統研究,對解決容錯糾錯的科學化方案進行了積極探討,為今后國家級新區穩步推進容錯糾錯各項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發展模式。
《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案例分析報告》從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7個重點工作領域的典型案例入手,以全景式分析的形式呈現了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的工作實況,為容錯糾錯實踐工作提供思路。比如,在“未經審批‘芙蓉’已開,有心為民適當容錯——某藝術中心部分項目‘未批先建’事件”案例中,該新區紀工委堅持“五看”標準,綜合考慮問題性質、工作依據、主觀動機、決策過程和糾錯態度,認為相關人員的行為符合該新區《激勵干事創業容錯糾錯實施辦法》相關規定,對其進行了容錯免責處理,充分保護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激勵干部勇于擔當、履職盡責。
《湖南湘江新區容錯糾錯制度建設: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聚焦湖南湘江新區容錯糾錯機制建設的實踐經驗與做法,多維度、多角度對湖南湘江新區容錯糾錯機制的發展情況、主要做法、創新成效、存在的問題及機制優化等展開了研究,并對新區進一步完善容錯糾錯機制進行了探索創新。
《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建設研究論文集》涵蓋了多名專家學者、實踐工作者對容錯糾錯機制建設的理論探討,對全面推進國家級新區容錯糾錯機制建設、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湘江新區紀工委書記文山虎介紹,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引領全面改革開放、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產城融合和城鄉一體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區紀工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既要做到監督執紀有力度,又要做到激勵關懷有溫度,旗幟鮮明地保護擔當者,支持干事者,寬容失誤者,問責不為者。
藍圖正擎,新篇力展。湖南湘江新區將積極發揮容錯糾錯機制活力,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廣大干部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在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實施和現代化新湖南建設中體現新區擔當。
責編:萬丹
來源:法制周報